close
藻井,又稱綺井、天井、方井、復海、斗八等,是中國建築中一種頂部裝飾手法,將建築物頂棚向上凹進如井狀,四壁飾有藻飾花紋,故而得名,其目的是突出主體空間。
藻井一般由多層斗拱組成,由下而上不斷收縮,形成下大頂小的倒置斗形,外層方形或多邊型,頂心一般圓形,稱為「明鏡」。
藻井早先多見於佛教石窟的洞頂裝飾,以莫高窟的藻井較為有名。後逐漸演變為木製建築的一種頂部處理方法。現存最早的木製藻井,是位於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上的藻井,建於公元984年。
在敦煌圖案中,藻井是頗具特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敦煌的石窟中,藻井位於石窟頂部,受風沙及惡劣自然環境的損壞較少,也免除了許多人為的損壞,故大部分保存得很好。
在敦煌石窟中,有400多頂藻井,都繪製十分精緻。根據方井結構和中心紋樣可分為五類:
- 方井套疊藻井
- 盤莖蓮花藻井
- 飛天蓮花藻井
- 雙龍蓮花藻井
- 大蓮花藻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