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劑─
稀釋塗料用之水、松香水、香蕉油…等介質;俗稱的「油漆」其溶劑為「有機溶劑」帶毒性,水性塗料其溶劑為「RO水」故無毒性,除非原料有劣質副合材料否則不影響人體與環境健康。
二、底漆─
主要用於填滿木材導管與增加色澤演色。
三、面漆─
表現手感、光澤度、物理性質(硬度、耐水、耐熱、耐酸鹼、耐冰...等)之塗料。
四、著色、染色─
以著色劑(透明氧化鐵、奈米染料)塗佈於木材上染色待乾燥前擦拭掉,即可染色完成。
五、遮蓋色─
以著色劑(遮蓋色)塗佈於木材上,但並不需擦拭,完成覆蓋色彩。
六、光澤度─
光澤度90度以上普遍稱之為高光,光澤度10~30度稱消光。
七、膜厚─
塗裝後待水份蒸發完後,漆料之厚度。
八、固成份─
塗料於溶劑揮發或蒸發後,所停留於被塗物上之漆膜比例,如:固成份為 30%時,則有70%溶劑(水或有機溶劑)混於其中。
九、透析度─
塗料於架橋完成後之透明程度。關係到木材紋路與色澤表現。
十、架橋─
指塗料自塗裝後至物性穩定的時間,水性塗料需7天以上時間物性才會穩定。
十一、 物性─
指塗料之物質特性,如:耐磨度、硬度、耐水性、耐熱性、耐酸鹼度…等。
十二、密著性─
指塗料與被塗料之粘著程度。
十三、 一液(單液)與兩液型塗料─
單液型塗料現場操作時不需加其它硬化劑或架構劑即可立即施工,兩液型則需加硬化劑或架構劑,雖可加強塗料之物性或施工速度,但其保存期間也相 對較短,例如無法存放至隔天或短短幾小時內需使用完畢…等。
十四、流平─
塗料未乾燥前之流動性,以平面噴塗為例,要達到好的漆膜平坦度,則要有一定膜厚才會有好的流平性。
十五、垂流─
塗料未乾燥前之流動性,以立面噴塗為例,噴塗時膜厚需控制得宜,過多與過少都會影 響質感,立面噴塗大多以專業人員施作為佳。
十六、濃稠度─
在塗料領域中,濃稠度有較簡單的測量方式可以得知,即以三號量杯測量,量測從滿滿的杯頂到流完,之中的時間以碼錶測得秒數,秒數愈高愈濃稠,愈低則愈稀疏,一般20秒~30 秒適合噴塗操作與刷塗操作,45秒以上以滾塗居多,10秒左右大多用於浸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