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水線安裝灰誌點及灰誌條.....
2. 灰誌乾固後, 打粗底........
1. 利用水線安裝灰誌點及灰誌條.....
2. 灰誌乾固後, 打粗底........
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1870年-1957年),英國傳教士,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建人。彰化地區曾有俗諺:「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推崇蘭大衛醫師對台灣的貢獻。
其子蘭大弼醫師。
1870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1895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之後在台展開長達40年的醫療傳道工作。1928年,一名13歲幼童周金耀腿部潰瘍,無法長皮,蘭大衛將妻子連瑪玉四塊腿皮移植予周金耀,後雖因排斥而手術失敗,在悉心照顧下仍逐漸痊癒,此一事蹟後來傳為「切膚之愛」的美名,周金耀後來不僅成為牧師,而且成為長老教會總會議長。1936年,蘭大衛退休返回英國,1957年因車禍去世[1][2]。
設計師簡歷----許鶴耀
達森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台中技術學院 室內設計系 講師
東海大學. 文化大學推廣部 室內設計證照及3D繪圖講師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研究所
室內裝修工程管理 專業技術人員
日本同步認證 病態建築二級診斷士
台中縣政府表揚 室內設計優良廠商
-----------------------------------------------------------------------------------------------------------------
在天津街開店賣日韓進口服飾的業主, 對於美有她自己獨到的見解.
也因為去年的業主引薦, 促成的這一次的機緣.
業主首先興奮的述說近三個月來逛遍各大家具賣場購入的家具, 主角是一組英式的沙發組, 跟一座鑲水鑽的床組.
也因為這樣的家具風格, 設計師將整個空間定調為有著簡單線板的夢幻居家.
客廳也因此衍生出壁爐電視櫃這樣的成品.
主臥業主提出了 “公主風” 這樣的訴求, 所以窗戶不以窗簾阻隔, 反而做了木格柵白烤漆橫拉窗代替一般的窗簾, 讓光影透過木窗進入室內而有了不一樣的空間表情.
小孩房因為兩位小男生對足球的熱愛, 所以設計成了運動主題房, 除了天花板特別以圓造型作為球的發想以外, 牆壁也以籃球紋壁材貼附, 衣櫃門板以底材水晶門板, 直接送去噴墨加工廠加工, 做成特殊的足球造型門板.
餐廳業主本來尚未購買家具, 設計師畫3D時加入了一套凡賽斯的餐桌椅, 反而讓業主開始認真尋找這組傢俱, 餐廳的壁面以白磚的壁材貼附, 天花板則是以漸層加茶鏡做底, 搭配水晶吊燈作為一進門的端景.
業主對於新家有很多的夢想, 透過設計師的巧思讓她一一實現, 也因為充分的溝通, 讓這個作品有了不錯的成果.
安東尼·高第·科爾內特(加泰羅尼亞語: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
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Catalan Modernisme,屬於新藝術運動)建築家,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高第出生於雷烏斯,世代是做鍋爐的鐵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銳的觀察大自然,使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高第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極力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當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
他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受到父親的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1878年,瓷磚商馬紐·維森斯(Manuel Vicens)委託高第設計一棟避暑別莊,叫做維森斯之家(Casa Vicens),高第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設計生涯。然而維森斯之家並不是高第最經典的作品,高第在接下來的幾個作品當中,才漸漸樹立起自己獨一無二的建築風格。1878年高第也認識了他最重要的贊助者,顯赫的歐塞比·桂爾先生(Eusebi Güell),奎爾先生驚於高第的天才,從此委託高第設計墓室、殿堂、宅邸、亭台等,使高第能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發揮才華。高第的許多作品除了表現極強烈的個人風格之外,也對往後的現代設計乃至於後現代建築設計提供了許多養分。
高第終生未婚,除了工作,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聖家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聖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被一輛電車撞倒,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以為是流浪漢,把他送到聖十字醫院,三天後去世了,大家才發現流浪漢竟是高第,為他舉行了很隆重的葬禮,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的延伸到了聖家堂,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聖家堂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