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承接屋頂的重量,古代匠師發明了斗與拱兩種在柱子上端的樑架。斗是方塊形狀的木頭,上有凹槽;拱是水平而彎曲的木材,從柱子伸出來,外端接住斗,斗上又有拱,拱上又有斗,如此反覆上升,所以合稱為斗拱。
宏偉的寺廟少不了「藻井」。常見的藻井有八角形或是圓形的。構造十分複雜,但也華麗引人,藻井的形狀如同八角形蜘蛛網,所以又有人把他稱做「蜘蛛結網」。它由數百個斗拱組合而成,全用榫卯相接,不用一根鐵釘,所以被視為中國建築特殊的技巧之一。此外,它也增加殿堂的莊嚴,所以宏偉的寺廟少不了它。
為了承接屋頂的重量,古代匠師發明了斗與拱兩種在柱子上端的樑架。斗是方塊形狀的木頭,上有凹槽;拱是水平而彎曲的木材,從柱子伸出來,外端接住斗,斗上又有拱,拱上又有斗,如此反覆上升,所以合稱為斗拱。
宏偉的寺廟少不了「藻井」。常見的藻井有八角形或是圓形的。構造十分複雜,但也華麗引人,藻井的形狀如同八角形蜘蛛網,所以又有人把他稱做「蜘蛛結網」。它由數百個斗拱組合而成,全用榫卯相接,不用一根鐵釘,所以被視為中國建築特殊的技巧之一。此外,它也增加殿堂的莊嚴,所以宏偉的寺廟少不了它。
藻井,又稱綺井、天井、方井、復海、斗八等,是中國建築中一種頂部裝飾手法,將建築物頂棚向上凹進如井狀,四壁飾有藻飾花紋,故而得名,其目的是突出主體空間。
藻井一般由多層斗拱組成,由下而上不斷收縮,形成下大頂小的倒置斗形,外層方形或多邊型,頂心一般圓形,稱為「明鏡」。
藻井早先多見於佛教石窟的洞頂裝飾,以莫高窟的藻井較為有名。後逐漸演變為木製建築的一種頂部處理方法。現存最早的木製藻井,是位於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上的藻井,建於公元984年。
在敦煌圖案中,藻井是頗具特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敦煌的石窟中,藻井位於石窟頂部,受風沙及惡劣自然環境的損壞較少,也免除了許多人為的損壞,故大部分保存得很好。
在敦煌石窟中,有400多頂藻井,都繪製十分精緻。根據方井結構和中心紋樣可分為五類:
厚度 | 範圍 | 重量 | 常備最大規格 | |||
---|---|---|---|---|---|---|
mm | mm | kg/ft2 | kg/m2 | ft2/mt | inch | mm |
1.1 | 1.0~1.2 | 0.25 | 2.09 | 4,000 | 72 × 54 | 1829 × 1372 |
1.3 | 1.2~1.4 | 0.30 | 3.18 | 3,385 | 72 × 60 | 1829 × 1524 |
1.5 | 1.3~1.7 | 0.34 | 3.67 | 2,933 | 72 × 60 | 1829 × 1524 |
2 | 1.8~2.2 | 0.46 | 4.89 | 2,200 | 72 × 60 | 1829 × 1524 |
3 | 2.7~3.3 | 0.68 | 7.34 | 1,467 | 120 × 84 | 3048 × 2134 |
4 | 3.7~4.3 | 0.91 | 9.79 | 1,100 | 120 × 96 | 3048 × 2438 |
5 | 4.7~5.3 | 1.14 | 12.23 | 880 | 144 × 108 | 3658 × 2734 |
6 | 5.7~6.3 | 1.36 | 14.69 | 733 | 144 × 108 | 3658 × 2734 |
8 | 7.4~8.6 | 1.82 | 19.57 | 550 | 144 × 108 | 3658 × 2734 |
10 | 9.4~10.6 | 2.27 | 24.47 | 440 | 144 × 108 | 3658 × 2734 |
12 | 11.2~12.8 | 2.73 | 29.36 | 367 | 144 × 108 | 3658 × 2734 |
15 | 14.2~15.8 | 3.41 | 36.70 | 293 | 240 × 132 | 6096 × 3353 |
19 | 17.8~20.2 | 4.31 | 46.40 | 232 | 400 × 132 | 10160 × 3353 |
噪音就是聽了讓人覺得不舒服的聲音的總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到的聲音分為三個表徵量,即音量大小、音調高低與音色, 而聲音的頻率特性、斷續性、發生時刻或聽的人的精神狀態或情緒,也都會對人類有所影響,是偏向於心理的問題。
由於人口過度向都市集中,以及交通的發達,吵雜的環境噪音,每天有增無減, 因此安坐家中,溫馨、寧靜的氛圍最重要,家居靜音才能讓人享受家的和諧。
其中建築物的窗子是隔絕噪聲的一個薄弱環節,正如能讓光線通過一樣,它也能讓聲透過。 因此為了建立理想的聲學環境,應從空間設計的總體來考慮噪聲控制和玻璃性能,而隔音玻璃的問世使得聲音隔離更有效果。
多片組合、單位面積質量要大、各層厚度不要相同、膠合玻璃膜要厚、 複層玻璃中空層要大、框料結構軟性為佳以利吸收震動之能量。 任何之組合應經設計搭配並測試,以防搭配不良而產生負面效果而失去所要求之環境品質。
在CNS的國家標準中對於窗戶的性能檢驗主要分為下列幾項:1.氣密性;2.水密性;3.強度 CNS-3092 & CNS-6400;4.隔音性 CNS-8466。
對於前三項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取決於窗戶是整棟建築物的外觀上最脆弱的部分,主要是基於安全上的考量來要求, 此外大樓越蓋越高其所產生的風壓與大雨的影響,對窗戶的氣密性、水密性與強度是很大的考驗, 所以經過品質認證的窗戶都要經過風雨試驗室的測試以確保其性。
第四點則是著眼於對隔音的需求而設,對大樓而言,在高處的風聲是一個很嚴重的噪音源, 而在 CNS-8465 中規定了建築物隔音等級,另一方面也在 CNS-10485 與 CNS-10486 中也針對隔音窗的隔音性能部分做了規範, 而在送交測試後會告知送測者其窗戶的隔音性能符合哪項等級,以與建築物的隔音要求或與實際需求配合。
若要提升窗戶的隔音性就是要減少窗框的縫隙以減少聲音外漏的可能性, 然後再要求玻璃材質的隔音性能,相對的氣密性與水密性的要求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了,材料之選用應運用數據來配合設計。
由於材料研發的進步,在窗子的玻璃上有很多的材質可供選擇:
以上幾種材質是一般較常用的材料,而第四項的複層中空玻璃為一般俗稱的隔音玻璃,但若用前四項作系統性組合搭配,可成為良好的隔音材料。